【陇海线为什么叫陇海线】“陇海线”是中国一条重要的铁路干线,连接了甘肃省的兰州和江苏省的连云港。这条铁路不仅在交通上具有重要意义,其名称也蕴含着历史和地理的渊源。那么,“陇海线”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?下面将从名称来源、历史背景、线路走向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名称来源
“陇海线”这一名称由两个地名组成:
- “陇”:指甘肃省的简称。甘肃古称“陇右”,因此“陇”常用来代指甘肃地区。
- “海”:指的是江苏省的连云港市,因靠近黄海而得名“海”。
因此,“陇海线”顾名思义,就是连接甘肃(陇)与江苏(海)的铁路线。
二、历史背景
陇海线始建于20世纪初,最初是由多个铁路段逐步建设而成。1904年,郑州至开封段率先建成;1934年,全线贯通。它曾是连接中国西北与华东的重要通道,在抗战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三、线路走向
陇海线全长约1750公里,途经陕西、河南、江苏等省份,主要经过城市包括:
- 兰州(起点)
- 宝鸡
- 西安
- 郑州
- 开封
- 徐州
- 连云港(终点)
该线路贯穿中国中部,是东西向的重要铁路干线之一。
四、总结与表格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名称来源 | “陇”指甘肃,“海”指连云港(靠近黄海),故称“陇海线”。 |
历史背景 | 始建于20世纪初,1934年全线贯通,曾为重要交通干线。 |
线路长度 | 约1750公里 |
起点 | 兰州市 |
终点 | 连云港市 |
主要经过城市 | 兰州、宝鸡、西安、郑州、徐州、连云港 |
地理意义 | 连接中国西北与华东,是东西向重要铁路干线。 |
五、结语
陇海线之所以被称为“陇海线”,是因为它连接了甘肃省(陇)与江苏省(海)。这条铁路不仅是我国铁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。通过了解它的命名来源和线路特点,我们能更深入地认识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和地域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