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尚能饭否是啥意思】“尚能饭否”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,常用于表达一个人虽然年老或身体状况不佳,但依然有较强的体力或能力。这句话最早出自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,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的故事。
在故事中,廉颇因被排挤而离开赵国,后来赵王想重新启用他,便派使者去探望他的身体状况。使者回来后说:“廉将军虽老,尚能饭否?”意思是“廉将军虽然年纪大了,还能吃饭吗?”这实际上是在问廉颇是否还有力气为国效力。后来,“尚能饭否”便成为一种表达“虽老仍健”的说法。
“尚能饭否”原意是“还能吃饭吗”,引申为“还能做事吗”。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年老,但依然有精力、有能力继续工作或发挥作用。这个成语带有敬佩和感慨的意味,也体现了对人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关注。
表格说明:
词语 | 含义 | 出处 | 使用场景 | 情感色彩 |
尚能饭否 | 还能吃饭吗?/还能做事吗? | 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| 表达对年长者身体或能力的关心 | 敬佩、感慨、关怀 |
实际应用举例:
- 历史背景:廉颇晚年被赵王询问是否还能为国效力,使者以“尚能饭否”来试探其身体状况。
- 现代用法:朋友间开玩笑说“你还能吃几碗饭?”,其实是在问“你还行不行?”
- 文学引用:文人常用此句表达对英雄迟暮的感慨,如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中就曾化用此典。
通过了解“尚能饭否”的出处与含义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中对人的尊重与关怀,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一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