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穷且益坚出自哪里】“穷且益坚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在处境艰难时,仍然保持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。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。
一、成语出处
“穷且益坚”最早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王勃的《滕王阁序》。原文如下:
> “老当益壮,宁移白首之心?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:年纪虽然大了,但志气更应更加旺盛,怎能改变自己当初的抱负?即使身处困境,也要更加坚定,不能放弃自己的远大理想。
二、成语释义
| 成语 | 穷且益坚 |
| 出处 | 《滕王阁序》——王勃 |
| 拼音 | qióng qiě yì jiān |
| 释义 | 虽然处境艰难,但意志更加坚定 |
| 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在逆境中仍坚持信念 |
| 近义词 | 坚韧不拔、百折不挠 |
| 反义词 | 心灰意冷、自暴自弃 |
三、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
《滕王阁序》是王勃在26岁时所作的一篇骈文名篇,文章辞藻华丽,气势磅礴,展现了作者卓越的文学才华和远大的志向。文中“穷且益坚”一句,不仅是对自身遭遇的感慨,更是对人生信念的坚守。
在古代,许多文人因仕途不顺而遭遇困境,但他们依然坚持理想,这种精神被后人广泛传颂。“穷且益坚”也因此成为激励人们面对挫折时的重要精神力量。
四、现代应用
在现代社会,“穷且益坚”常被用来鼓励那些在生活或事业中遇到困难的人,提醒他们不要轻易放弃,要保持乐观和毅力。无论是在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中,这种精神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五、总结
“穷且益坚”源自王勃的《滕王阁序》,表达了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坚定信念的精神。它不仅是古代文人的精神写照,也是现代人面对挑战时的一种鼓舞。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出处和意义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,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