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诺千金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】“一诺千金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讲信用,说话算数,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会做到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诚信的重要性,尤其是在承诺和责任方面。
一、成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一诺千金 |
拼音 | yī nuò qiān jīn |
出处 | 《史记·季布栾布列传》:“得黄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诺。” |
释义 | 一个承诺的价值胜过千两黄金,形容言而有信,极其重视承诺的人。 |
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或口语中,强调诚信。 |
近义词 | 一言九鼎、言而有信、信守诺言 |
反义词 | 背信弃义、出尔反尔、食言而肥 |
二、成语来源与典故
“一诺千金”最早出自《史记·季布栾布列传》。故事讲的是西汉时期的季布,他为人正直,重诺言,一旦答应别人的事,就一定会做到。当时有人曾说:“得黄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诺。”意思是:得到一百斤黄金,也比不上得到季布的一个承诺。这说明了季布的诚信在当时非常有名,他的承诺比金钱还要珍贵。
三、现实意义
在现代社会,“一诺千金”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,也是社会交往中的重要原则。无论是商业合作、朋友交往,还是家庭关系,诚信都是维系信任的基础。一个人如果总是失信于人,最终会失去别人的尊重和信任。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使用示例 |
商业合作 | 他在合同上签字时说“一诺千金”,果然按时完成了项目。 |
朋友之间 | 他答应帮我办事,结果真的做到了,真是个一诺千金的人。 |
教育场合 | 老师教导我们做人要一诺千金,不能轻易许诺。 |
五、总结
“一诺千金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态度。它强调了承诺的分量和诚信的价值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都应努力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,这样才能赢得他人尊重,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。
通过了解“一诺千金”的含义、出处、用法和现实意义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,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