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宝山空回的基础解释是什么】“宝山空回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虽然身处资源丰富、机会众多的环境中,但由于自身能力不足或选择不当,最终未能获得应有的成果。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典故,带有较强的警示意义,提醒人们要珍惜机会,提升自身能力。
以下是对“宝山空回”的基础解释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相关信息: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宝山空回 |
拼音 | bǎo shān kōng huí |
出处 | 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若夫富贵之家,多有宝山,而不能取其金玉。” |
字面意思 | 虽然有宝山(比喻丰富的资源或机会),但空手而归(没有收获) |
引申含义 | 指人虽处于有利环境,但因自身原因未能取得成功 |
使用场景 | 多用于批评或劝诫他人,强调自身能力的重要性 |
近义词 | 空手而归、一无所获、徒劳无功 |
反义词 | 不虚此行、满载而归、有所收获 |
用法结构 | 常作谓语、宾语使用,也可作状语 |
例句 | 他虽在大公司工作,却因能力不足,最终仍是宝山空回。 |
该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才和机遇关系的思考,也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丰富的资源和机会时,不应只依赖外部条件,更要不断提升自我,才能真正实现价值。